人才类别
| 引进条件
|
第一层次
| Ⅰ类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公认的拔尖人才;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前两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及相应层次者。
以上人选年龄不受限制。
|
Ⅱ类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前三名、一等奖第一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公认的优秀学科领军人才。
以上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
第二层次
| Ⅰ类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重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前四名、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或《Cell》期刊上发表论文者。
以上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
Ⅱ类
| 具有博士学位,近五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1和2两类条件任意一类: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前八名、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的第一名;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以及相应层次者。
2.学校紧缺专业,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两项(其中,论文不含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只统计第一通讯作者):
(1)理工科:按论文发表前一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发布的JCR期刊分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一区期刊上发表正刊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或在二区期刊上发表正刊学术论文6篇及以上。
哲学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正刊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2)主持过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主持过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3)所主持的科技项目到校经费合计不少于人民币400万元,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少于20%(纵向科技项目经费按2倍计算,以立项经费为准,不含配套经费)。
以论文为业绩成果申请高层次人才,须提交关于研究成果先进性、科学性、应用性等方面学术水平评价的国内外知名同行专家推荐信。
以上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
第三层次
| Ⅰ类
| 具有博士学位,学校紧缺专业,且近5年业绩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其中,论文不含共同第一作者):
1.理工科:按论文发表前一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发布的JCR期刊分区,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一区期刊上发表正刊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二区期刊上发表正刊学术论文5篇及以上。
2.哲学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正刊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3.主持过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4.所主持的纵向科技项目经费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
5.入选自治区人才计划项目(含广西高校卓越学者)。
以论文为业绩成果申请高层次人才,须提交关于研究成果先进性、科学性、应用性等方面学术水平评价的国内外知名同行专家推荐信。
以上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
Ⅱ类
| 临床医学博士或急需紧缺的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博士,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声望和影响力,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SCI收录正刊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以上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到学校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博士,年龄不超过45周岁。
|
海内外优秀博士
| 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证,近五年有优秀成果,年龄不超过50周岁。
|
医学类人才
| Ⅰ类
| 医学类领军人才或学科(学术)带头人。
|
Ⅱ类
| 急需紧缺医学类专业博士并入选市厅级以上人才项目。
|
Ⅲ类
| 急需紧缺医学类专业博士(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
|
IV类
| 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病理学、药学等专业博士。
|
V类
| 急需紧缺医学类硕士,重点引进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内外高水平医学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具有三级甲等医院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且符合引进条件,年龄可适当放宽。
|
柔性引进
| 本着“按需引进、实用为主、注重质量、重点突出、控制总量”原则,对于第二层次Ⅰ类及以上人才可设置柔性高层次人才岗位,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
四、招聘需求需求单位
| 需求学科专业
| 人数
| 联系方式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党史党建、伦理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法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其它相关学科
| 12
| 联系人:刘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6013
邮箱:513125569@qq.com
|
机械与汽车
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15
| 联系人:徐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7202
邮箱:2324349196@qq.com
|
生物与化学
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含制糖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化工
| 5
|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13517723970
邮箱:318347181@qq.com
|
土木建筑
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智能建造;市政工程等);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限土木工程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管理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建筑学(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方向)
| 6
| 联系人:黄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6010
邮箱:gxustTJXY@gxust.edu.cn
|
自动化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等相关学科和专业
| 10
| 联系人:吴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6595
邮箱:zdhxy@gxust.edu.cn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以及虚拟现实、动漫、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理论物理,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专业
| 10
| 联系人:陶老师
办公电话:13978033970
邮箱:20878583@qq.com
|
电子工程
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光学、无线电物理专业,或半导体、光电、电磁场等相关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其他专业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 5
| 联系人:薛老师
办公电话:13633093113
邮箱:xue@gxust.edu.cn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应用经济学类(世界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等相关专业)
| 10
| 联系人:温老师
办公电话:13607803386
邮箱:1995009@gxust.edu.cn
|
医学部(含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药学(药剂学、药理学)、中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 18
| 联系人:石老师
办公电话:0772-2056011
邮箱:gxkjdxyxb@126.com
|
理学院
| 数学类、统计类、医学统计、金融数学、经济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物理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方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8
| 联系人:古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7103
邮箱:530169294@qq.com
|
人文艺术
与设计学院
| 艺术学、社会学、民族学、工业设计
| 8
| 联系人:潘老师
办公电话:15677114879
邮箱:930064112@qq.com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类(含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中文教育
| 4
| 联系人:李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6521
邮箱:330799547@qq.com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5
| 联系人:杨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8375
邮箱:55212917@qq.com
|
启迪数字
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物联网工程等
| 5
| 联系人:韦老师
办公电话:18172436009
邮箱:weixiyu@gxust.edu.cn
|
学校将接收少量优秀硕士研究生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
联系人:梁老师
办公电话:0772-2687725
邮箱:332138319@qq.com
|
五、应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