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香港保险取钱,收益差50%+?3个操作技巧直接封神
香港保险从高净值人群专属走向中产视野,核心推手之一是“提领”功能——灵活提取保单金额,将积累转化为终身现金流。
周大福最早提出的“567提领密码”(5年交费,交完次年起年领本金7%至终身),更是精准击中了消费者对被动收入的需求。
但鲜为人知的是,同样一张保单,不同提领方式收益差距可达50%。
本文聚焦专业视角,拆解提领收益最大化的核心逻辑,适合深度对比产品的进阶用户。
一、香港储蓄险收益结构:3大核心组成
香港储蓄险收益=保证金额+红利,其中红利分三类,用生活化比喻可轻松理解:
1.周年红利(美式专属):类似“现金红包”,每年以现金形式发放,可即取即用或留存生息,灵活性拉满。
2.复归(归元)红利(英式专属):好比“定期存折”,每年以保额形式增加但锁定在保单内,提前提取会折价,仅退保或身故时全额兑付,适合长期持有。
3.终期红利(通用):相当于“期末大礼包”,保单终止(退保、身故或到期)时发放,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金额不确定但占比最高。
所有港险均为这三类红利的组合,适配不同需求。提领收益最大化的关键,在于吃透红利结构与派发机制。
下文以“保证+复归+终期”的经典组合为例,结合永明金融万年星河尊享II(3账户设计,提领表现突出)拆解,测算标准为“6万美金×5年交=总保费30万美金”。
二、核心红利机制:提领的“隐形密码”
1. 保证金额+终期红利:增速决定提取时机
万年星河尊享II保单20年时,保证金额31.05万美金、终期红利36.90万美金。
测试发现:若将两者均提取至一半(保证15.53万、终期18.45万),提取前后增速完全一致,且均基于前一年数值增长。
但关键藏在“增速波动”中——多数产品的保证金额仅在回本当年增速暴涨。
以该产品为例,保单12年(回本前一年)增速仅0.27%,13年(回本当年)骤升至36.38%,这也是不建议回本前提取保证金额的核心原因。
终期红利同理,部分产品为宣传噱头,会将10年、20年等节点增速设为30%以上,而其他年份仅5%左右。
若在低增速年份急需用钱提取,将错失高增速收益,陷入“用钱”与“收益”的两难。因此,选择增速平滑的产品,能减少提取对整体收益的冲击。
2. 复归红利:提取顺序与本金挂钩的关键
复归红利的机制更特殊:清空保单20年的复归红利后,第21年仍会产生6480美金。这说明其增长与上一年余额无关,是固定派发金额。
更重要的是,提领存在“优先顺序”——若提取金额≤当年复归红利(如该产品20年复归红利13.94万美金),则仅从复归红利账户支取,不影响其他账户。
但若提取金额超额(如提取47.92万美金),则需动用保证金额与终期红利,且提取保证金额后,名义本金会同比减少。
案例中名义本金减半后,第21年复归红利仅3240美金,恰好为原金额的一半。这证明:复归红利派发金额与名义本金直接挂钩。
三、提领收益最大化:3个实操技巧
1.选对产品:优先增速平滑型。保证金额与终期红利增速波动小,无论何时提取,都不会因“错过某一年高增速”而大幅损失收益,适配有灵活用钱需求的人群。
2.控好顺序:优先提取复归红利。利用“复归红利优先支取”的规则,尽量不动用保证金额,避免名义本金减少导致复归红利缩水。虽需每年关注复归红利金额,但能最大化保留长期收益。
3.算清方式:对比“红利锁定”与“等比例提取”。不同产品的红利锁定规则(将浮动红利转为保证金额)与等比例提取(按比例提取三类红利)收益差异较大,需专业测算后选择。
例如部分产品锁定红利后保证收益提升,适合保守型用户;等比例提取则更适配长期持有且需灵活现金流的场景。
香港保险提领的核心逻辑,是“理解机制后精准匹配需求”。并非“提领越早越好”或“提取越多越好”,而是结合产品结构、自身用钱节奏规划。
对测算细节有疑问的,可寻求专业人士一对一拆解,让每一笔提取都实现收益最大化。
赴港优惠多多,添加小编微信,免费为您提供1-3个未来规划方案及开户服务。••••长按下图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Vz31z6TNEjNTFCIBg2PgGkLEzwppmCVUV9DvbpV5smYgtTcsT6LzrXOyT4V5sPU0pbzJUslQUKQsxmTnnLI7g/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