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香港保险可以投资虚拟资产?
最近香港保险圈炸出个大新闻——
万通保险刚官宣,要在自家的投资相连寿险里,加个跟虚拟资产基金挂钩的新选项,而且已经过了监管这关,离正式上线就差临门一脚了!
这可不是小事,它直接成了香港头一家把虚拟资产塞进保险产品的公司,以后买这类寿险的人,相当于能借着保险的路子,间接碰着比特币、以太坊相关的投资了。
Q
具体咋操作?
万通是把两款ETF放进了“环球挚汇投资整付计划”里,一款是华夏精选的比特币ETF,另一款是同公司的以太币ETF,而且都是非上市类别的。
以前想投比特币、以太坊,要么得找境外渠道,还得担心资金安全;现在好了,买份寿险顺带就能配置,不用再折腾别的投资账户,对想尝试虚拟资产又怕麻烦的人来说,确实方便不少。
首先得说,保险资金向来是金融圈里出了名的“保守派”,稳字当头,连这类资金都开始布局虚拟资产,说明虚拟资产在合规性、安全性上,已经得到了更主流的认可。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相当于多了个“安全垫”——通过保险产品参与,比自己瞎找渠道靠谱多了,也能让更多以前不敢碰虚拟资产的人,愿意试着进场。
其次,合规通道算是彻底打通了。
以前提到投比特币、以太坊,大家总担心“不合规”“资金没保障”,现在有保险公司牵头,还过了监管审批,相当于官方给这事儿盖了个“靠谱”的戳,以后配置虚拟资产不用再偷偷摸摸,光明正大就能搞。
还有就是,这事儿可能会让保险行业变个样。
虚拟资产背后的区块链技术,要是用到保险流程里,不管是投保核保、交保费,还是后续理赔、提钱,都能省不少时间和步骤。
比如以前理赔可能要等好几天,以后说不定线上提交材料,区块链一验证,钱很快就能到账。那些先搞起这种“科技+金融”模式的保险公司,以后肯定更受用户待见。
其实不光万通保险,马云旗下的企业最近在虚拟资产领域动作也特别多。
9月初刚跟蚂蚁数科合作投了Pharos公链,转天就砸了4400万美元买了1万枚以太坊当储备资产;中旬云锋证券又拿到了虚拟资产交易资格,没过几天还完成了首个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项目;到了10月,先是入股了做加密货币保险的Anthea,接着又领投了Anthea的2200万美元A轮融资,这布局速度,一看就是早有规划。
政策层面也给足了支持。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最近在采访里就说,数字资产是大趋势,香港必须提前准备,才能保住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他还提到,不管资产是数字形式还是传统形式,本质上都是金融活动,风险和主流金融业务差不多,现在很多家族办公室都在琢磨投数字资产。香港要做的,就是让全球投资者觉得这儿靠谱,愿意把钱放在这儿。
而且从市场反应也能看出来,大家都在抢着布局。
香港证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到现在,已经有45家机构把手里的证券交易1号牌升级了,升级后就能通过综合账户给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这里面既有富途证券(香港)、盈透证券这种大家常听说的券商,也有国泰君安国际、招商证券国际这些中资机构,连众安银行这种金融机构,还有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在忙着申请相关牌照,看样子虚拟资产在香港金融圈,是真要火起来了。
往期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