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yrat 发表于 3 天前

香港保险怎么选?一篇说透外资、港资、中资三大阵营.



作者:James,中山大学本科+北大汇丰MBA,13年金融从业经验,中国注册会计师,大湾区保险经纪人。

咨询微信:zhenghaijian



买香港保险的时候,很多客户一上来会问"这款产品收益率多少?"

问得没错。但我想先和你聊另一个问题——这家保险公司,值得托付吗?

分红险不是定期存款。你买的是几十年的承诺,公司选错了,再漂亮的演示利益都是空中楼阁。我见过太多案例,同样的产品设计,最终到手的钱能相差30%以上。

差别就在保险公司身上。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把香港保险市场上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公司,给你掰开了说清楚。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

先问你:为什么现在配置分红险,选公司比选产品更关键?

答案藏在分红险的底层逻辑里。

分红不是固定的。能拿多少,完全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运营能力。产品说明书上那些数字?说白了就是"如果一切顺利"的理想状态。

真实世界的差距有多大?有的公司分红实现率能超100%,有的只有70%左右。 30%的差距,可能就是你退休生活质量的分水岭。

所以,懂行的人都是先看公司,再看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香港几十家保险公司,怎么判断谁更靠谱?
香港保险市场的三股势力

我习惯按股东背景来分类。香港保险公司基本是三个阵营:
三大阵营核心特征

阵营核心优势代表公司外资系国际老牌,历史动辄百年起步友邦、宏利、保诚、安盛、永明港资系本地新贵,灵活创新,服务接地气富卫、周大福人寿、万通中资系央企背书,稳字当头中国人寿(海外)、中银人寿、太平、太保
每个阵营打法不同。接下来我逐个拆解。
外资阵营:百年老店凭什么站稳脚跟?

友邦(AIA):很难绕过的那个名字

1919年成立,1931年进港。在香港,每3个买医疗险的人里,就有1个选了友邦。

这不是营销堆出来的数字。是近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

看几个硬指标:
• 偿付能力262%(监管要求是150%)• 市值近6000亿港元,恒生指数成分股• 投资策略:70%资金投向固收类资产,且大部分是A级债券

友邦的投资哲学很明确:稳字当头。不追短期暴利,但长期看,分红实现率一直是行业标杆。

香港保险圈有句话:"保司只有两种,友邦和其他。"夸张吗?确实夸张。但也说明了它的江湖地位。
宏利(Manulife):比友邦更老的加拿大贵族

很多人只知道友邦,其实宏利的历史更久——1887年成立,1897年进入香港,比友邦早34年。背后股东是加拿大第一大、北美第二大保险公司。

宏利有个独特标签:香港最大的强积金供应商。

什么意思?大量香港人的退休金都交给宏利打理。这是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信任。

财务实力摆在那里:
• 总投资资产4292亿加元• 管理资产1.6万亿加元• 国际评级:标普AA-、穆迪A1

投资配置是59%债券、14%按揭贷款、7%股票。比友邦更灵活,按揭贷款占比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

我的看法? 宏利适合想要稳健、但又希望投资策略稍微灵活一些的人。不像友邦那么保守,也没保诚那么激进,是个中庸的好选择。
永明(Sun Life):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选手

说实话,永明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友邦、保诚。但你仔细看数据,会发现这家公司非常有料。

1865年成立,从1871年开始做分红险。150多年从未间断过分红,也从未接受政府救济。

重点来了:管理资产1.055万亿美元——几乎是友邦+保诚资产总和的2倍。

更关键的是,永明不仅是保险公司,更是顶级资管机构。它旗下有5家资管公司,不依赖外部资管,每年能省下0.5%-1%的管理费。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投资成本低,意味着更多利润可以分给客户。

永明的复归红利占比高,特别适合想要早领钱、注重现金流的客户。如果你的需求是"买了就想看到钱进账",永明是个被低估的好选择。
保诚(Prudential):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激进派

英国最大保司,1848年成立。平均6个香港人里,就有1个是保诚客户。

但保诚这几年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说它收益高,有人骂它"过山车"。

原因就在投资策略:权益类资产占比高达70%,固收只占30%。

典型的英式激进风格。市场好的时候,分红确实漂亮。但市场不好,分红可能出现回撤。

所以保诚适合什么人?能承受波动、追求长期高收益、不在意短期账面起伏的客户。如果你指望买了保险每年稳稳当当领钱,保诚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产品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要匹配自己的风险偏好。
安盛(AXA):押注未来的前瞻派

1817年成立,200多年历史,全球第五大资管集团。

安盛的特点是投资方向很有前瞻性:聚焦绿色经济、新能源、科技创新、ESG领域。

分红表现也很稳:10年以上保单分红实现率维持在90%以上,甚至比友邦还稳定。

如果你看好未来的绿色经济和科技创新,安盛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是简单地追逐当下热点,而是在做长期布局。
港资阵营:本地新贵的灵活打法

富卫(FWD):保险圈里的"互联网公司"

前身是荷兰国际集团ING,2012年被李泽楷收购。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增长速度惊人,去年保费规模直接冲到第一。

富卫最大的特点?服务体验。

主打年轻化+数字化,整个投保流程非常流畅。从投保到理赔,都能在线上完成,不用来回跑。这是香港保险圈最像互联网公司的保司。

但也要注意:富卫的债券投资中,BBB级占比52.9%,相对激进。所以它不是最稳健的选择,但胜在灵活和服务好。

如果你注重效率和服务体验,富卫是个好选择。
周大福人寿:新世界集团的稳健布局

2024年改名为周大福人寿,成立于1985年,有近40年历史,现在是新世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财务数据:总投资资产768亿港元,偿付能力337%,国际评级惠誉A-、穆迪A3。

投资策略是固定资产占比73%,股票占比17%,以稳为主。

对香港本地客户来说,周大福这个名字很熟悉,品牌信任度高。如果你认可新世界集团的实力,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万通(YF Life):马云布局的低调选手

原本是美国170多年的老牌保司,2018年被马云的云锋金融收购。

外部合作资源很强:合作的霸菱资管有260多年历史,管理着国家社保基金、香港强积金。这是政府级别的背书。

万通的投资策略是内部+外部资管协作,资源丰富,投资市场以美国为主。总资产832亿港元,惠誉评级A-。

如果你看好美国市场的长期增长,万通值得关注。
中资阵营:央企背书的稳字诀

中国人寿(海外):稳健派的代表

财政部直接持股,世界500强常客。

投资策略极度保守:81%固收债券、权益类资产仅2%、90%以上是投资级债券。

这种策略的好处?分红稳定,现金流好。国寿海外的历史分红表现非常亮眼,特别适合看中现金流、希望早领钱的客户。

如果你的理财观念是"稳字当头",国寿是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中银人寿:银行系保司的渠道优势

股东中国银行是香港第二大银行、三大发钞行之一。

依托银行渠道,中银人寿超过10年位居银行保险业务前三甲,是中资里排名最靠前的公司。截至2024年,资产规模达到2800+亿港元。国际评级:标普A级、穆迪A1级。

独特优势:人民币保单长期在港位居首位。 如果你的资产结构偏人民币,中银人寿的产品是非常好的选择。
太平香港:唯一总部在港的央企

财政部和社保基金持股,副部级央企。

独特优势:打通了港险直通内地养老社区的通道。买高分红的港险,可以直接对接内地养老社区。投资方向布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大湾区基建。

如果你既想要港险的高收益,又想享受内地的养老资源,太平是个很好的选择。
太保香港:高保证利率的新秀

2021年成立,虽然年轻,但很懂差异化策略。

产品特点:保证利率排名市场第一,甚至比内地产品还高。这对习惯了高保证的客户来说,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同样可以对接内地"太保家园"养老社区,提供"保险+养老"一体化方案。
你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外资和本地公司,谁更安全?

答案很明确:没有本质区别。

很多人担心本地公司规模小,会不会倒闭?其实这个担心大可不必。原因有三:
1. 监管是统一的。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IA)对所有保司实施统一的严格监管。偿付能力最低要求150%,定期披露分红实现率,违规重罚。2. 有接盘机制。 即使公司真的出现问题,香港有完善的接盘机制,保单持有人权益能得到保障。3. 规模不等于安全。 安全性取决于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不是单纯看公司大小。

所以,选公司的核心不是看它是外资还是本地,而是看它的投资策略、分红历史和风险管理能力。
说到底,怎么选最适合自己的?

看了这么多公司,你可能会问:到底哪家更适合我?

这要看你的需求和风险偏好。我给你几个参考方向:
按需求匹配推荐

• 如果你追求稳健+长期收益
首选友邦、宏利、永明。友邦是行业标杆,分红实现率最稳定;宏利投资策略多元化但不激进;永明资管实力强大,复归红利高。• 如果你注重现金流+想早领钱
首选永明、国寿海外。这两家的复归红利占比高,分红表现稳定。买了就能看到钱进账,适合有短期资金需求的人。• 如果你能承受波动+搏高收益
首选保诚、富卫。保诚权益类资产占比高达70%,典型的激进风格。富卫债券中BBB级占比较高,相对灵活,且服务体验好。• 如果你看好特定市场或主题
• 看好未来科技和绿色经济 → 安盛(前瞻性布局新能源、ESG领域)• 看好美国市场长期增长 → 万通(投资以美国市场为主)• 看好中国市场和国家战略 → 太平、中银(布局一带一路、大湾区基建)
• 如果你有特殊需求
• 资产结构偏人民币 → 中银人寿• 想要港险+内地养老资源 → 太平、太保• 习惯高保证利率 → 太保香港• 看重服务体验和效率 → 富卫• 认可港资品牌 → 周大福人寿

最后说两句

选保险公司,本质上就是在选一个长期投资经理。

你要看他的历史业绩(分红实现率),看他的投资风格(激进还是稳健),看他的资产规模(抗风险能力),还要看他投资的市场和方向是否符合你的认知。

友邦主投亚太市场,万通侧重美国,中资保司布局国家战略,安盛聚焦绿色经济……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最好的公司,只有最适合你的公司。

香港保险配置,不止是买份保单,更是在做一次长期的财富规划。选对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你还在纠结该选哪家,或者想了解具体产品的配置方案,欢迎关注我和我聊聊。我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帮你做最合适的配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保险怎么选?一篇说透外资、港资、中资三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