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香港保险11月优惠方案暗流涌动:别光盯着回赠,这波高息末班车背后藏着3个没人敢说的坑

0
回复
72146
查看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4344
TracyratLv.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前天 02:37 |阅读模式
w1.jpg

美联储降息已成定局,香港同步下调基准利率25基点。 这意味着——你手上那份还没签的港险保单,可能正站在5年来蕞高收溢的尾巴上。

不是夸张。 2025年11月,全港保险公司集体上演“预缴利率保卫战”。 友邦、永明、万通、宏利都在抢最后窗口期,用4.3%~7.5%的保正预缴利率锁客,叠加首年保费回赠,部分产品优惠直接冲到76.8%。

听着很香? 但你有没有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现在,这么急?

我希希做港险研究7年,今年11月的优惠节奏,和往年完全不同。 不是简单的营销节点,而是一场提前预判的“利率退坡应对战”。 那些只告诉你“赶紧买”,却不说“为什么现在必须买”的顾问,不是蠢就是坏。

别急着交钱。 先听我说3个没人愿意跟你聊的真相。

一、不是所有“高预缴利率”都叫“安全垫”:有人拿你保费去赌

先看这张图,是当前主流产品的预缴利率对比:

w2.jpg

表面看,万通“富饶千秋”给到7.5%的首年预缴利率,一马当先。 永明“星河尊享2”回赠+预缴叠加省74%首年保费,性价比封神。 宏利“宏挚传承”叠加危疾投保,预缴力息冲到5.3%,也够猛。

但你知道这些“保正利率”是怎么来的吗?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他们给你的预缴力息,本质是用你的钱去投资,赚了分你一口。 而支撑这部分收溢的核心——是债券,尤其是美债。

现在10年期美债收溢率还在4.2%左右,保司还能买到高息债,锁住基础收溢。 但一旦未来美联储继续降息,新买入的债券收溢下台阶,保单的“保正部分”就得缩水。

所以你看到的“高预缴利率”,其实是保司在抢在利率塌方前,把高收溢资产提前锁死。

那些不提前配置债券、依赖短期再投资的公司,等于是把你的保单未来,押在了市场波动上。

这就引出第一个坑:
❗ 万通“富饶千秋”的7.5%,可能是个“一次性烟花”

你没看错。 “富饶千秋”5年缴,预缴5年保费,首年给7.5%保正利率——表面看无敌。

但注意:这只是第一年的利率,后面几年是非保正的3.2%。

而且你知道为什么它敢给这么高吗?

因为这笔预缴资金,大概率是被用来对接某个短期高息资产包,可能是私债、非标、甚至是股权质押项目。

这类资产短期收溢高,但波动大、透明度低,一旦底层项目出问题,复归红利实现率就可能打折。

希希有话说: 我已经被三个客户问麻了:“希希,我看到万通7.5%,是不是闭眼冲?” 我说:先看看他们股东是谁。

你去查查,万通YFLife背后的资本结构——单一股东控股模式,决策链条短,动作激进。 这在牛市是优势,在熊市就是风险放大器。

去年他们某笔海外地产债权投资,市价一度浮亏超20%,虽然后来追加担保解套了,但这种操作,不适合追求稳健的普通人。

所以你看,7.5%不是陷阱,但信息不对称才是。

你不问,没人告诉你这些。

二、回赠看着香,但“保司分红实现率”才是长期饭票

很多人被“74%首年优惠”冲昏头脑,觉得白赚一大笔。 但我要泼个冷水:这些回赠,本质是“返佣”。

保险公司愿意返,是因为他们算过账—— 只要你这张保单能活过15年,后面几十年的利差、死差、费差,足够把今天的让利赚回来。

但问题来了: 如果保司的投资能力不行,分红实现率常年低于90%,那你的“长期收溢”从哪来?

我们拉一份近三年的分红实现率数据,你看看就知道谁在裸泳:
[table][tr][td]保险公司[/td][td]产品名称[/td][td]2022年平均实现率[/td][td]2023年平均实现率[/td][td]2024年(已公布)[/td][/tr][tr][td]
w3.jpg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10.jpg
w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优好知识网 是一个聚焦知识付费的平台,包括在线教育、文档下载、作业答案、网课答案、考试资料、形考任务答案、行业资料、毕业论文、同时还包括问答平台、资料文库、课件下载等,是一个综合在线学习知识分享交流平台。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