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CAD绘图课程实践.zip : 380
附件大小: 186.32 KB, : 0
下载购买记录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内涵3个
《电气CAD绘图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气CAD绘图课程实践 课程编码:52258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总学分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先修课程:电气CAD绘图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电气CAD绘图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
二、课程基本要求
《电气CAD绘图课程实践》是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到设计领域的学科。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电气CAD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熟练掌握AutoCAD软件操作,从而达到利用AutoCAD进行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方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素材,上机完成图纸绘制。
(2)要求:为保证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上机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并明确实验方法。
六、考核与报告
(1)课程实验考试方式:考查;课程考试方式:考查;
(2)考查的评分标准,
①本课程实验不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考核。
②学生提交课程实践内容中的任意3个实验写成实验报告也可根据自己岗位的电气相关设备图纸进行绘制电气原理图并说明相关的功能原理,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排版整齐,提交实践报告过程还需提交绘图图纸.dwg格式的附件。
③考核结果为合格、不合格。
(3)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要认真批改、评分、签字。
七、实验目录(挑选任意3个实验写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电力工程常用基本图形绘制
实验二 常规机械图形的绘制
实验三 电机正反转配电图形的绘制
实验四 电机高低速配电图形的绘制
实验五 配电柜图绘制
实验六 电动机控制电路图的绘制
实验一、电力工程常用基本图形绘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AutoCAD绘图界面特色及其功能,体会、树立AutoCAD的“交换式”绘图思想,并学会初步应用此思想绘制简单图形,同时掌握环境设置与创建样板文件的方法。
二、实验类型
综合性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
1、通过绘制直线、圆体会“交互式”绘图思想;
2、学会使用坐标确定点的方法;
3、学会创建样板文件(.dwt);
4、能够应用样板文件绘制简单图形;
图1.1 AutoCAD绘图界面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理解AutoCAD绘图界面的“三个窗口四个栏”,重点是工具栏窗口的开关、自定义、位置调整及文本窗口的缩放、命令行、位置等。
2、绘制直线,仔细体会“交换式”绘图思想。
3、通过不同的已知参数绘制圆,体会“命令选项”“交换式”的绘图秘诀。
4、绘制如图1.2图框文件。
单位类型和精度:公制、Decimal、精度均为0.000;
图1.2 图框文件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如何改变绘图窗口的背景颜色?
答:选择菜单栏下的“工具”——>“选项”——>“颜色”然后选择“统一背景”然后选择相应的颜色即可。
2、如何确定点?目前你知道的方式有哪些?
答:绝对坐标:用逗号隔开的X值和Y值(X,Y)。X值是沿着水平轴以图形单位表示的正或负的距,Y值是沿垂直轴以图形单位表示的正或负的距离。例如坐标(30,40)
相对坐标:如果知道某点与前一点的位置关系,可使用相对坐标。要指定相对坐标,在坐标的前面加一个@符号。例如,坐标(@30,40)指定一点,此点在X轴方向距离原点30个单位、在Y轴方向距离原点40个单位。
绝对极坐标绝对极坐标可以用某点相对原点的距离以及该点与原点的连线与0度方向(通常为X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表示,其格式为:距离<角度。例如“20<60”指定一点,该点距原点20个单位,它与原点的连线与0度方向的夹角为60度。
相对极坐标:相对极坐标可以用某点相对上一点的距离以及该点与上一点的连线与0度方向(通常以X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表示其格式为:@距离<角度。例如@20<60指定一点,该点距上一点20个正单位,它与原点的连线与0度的夹角为60度。
3、AutoCAD的基本绘图思想是什么?
答:“交换式”绘图思想
8、实验总结
答:在这个实验里主要学习了AutoCAD的基本界面及相应工具,学习了A3图纸的绘制方法,以及标题栏的制作方法,这些都是在工程实际中最基础的东西,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的绘制方法也是为绘制更复杂的图形做下基础。此次实验让我们初次认识AutoCAD这一实用的绘图工具,打开了二维图形绘制的大门。
实验二 常规机械图形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图元的绘制和精确定位方法。
二、实验类型
综合性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
1、认真体会每一个基本图元的绘制过程及其要点;
2、掌握每一种精确定位方法。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直线,圆,圆弧,椭圆,点,矩形,图案填充等基本图元,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2、绘制下列所示图形。
图2.1 牵引板
图2.2 U型螺栓
3、按图2.1、2.2 进行标注标注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圆弧有时显示成多段折线,与出图是否有关?可以用什么命令控制显示?
答:与出图没有关系。可以redraw命令来控制显示。
2、视图缩放命令“ZOOM”是否改变了图形的真实大小?
答:没有
3、在AutoCAD中,提供了哪些精确绘图辅助工具?
答:正交、捕捉、栅格、对象捕捉和极轴追踪等。
4、极轴追踪与对象捕捉追踪有何区别?
答:对象捕捉追踪是捕捉一些端点、中点、圆心等等一系列的。极轴追踪主要是捕捉与角度有关的。
5、进入图纸空间,主要方法有哪两种?
答:使用模版文件和使用向导
6、如何利用一条已知的边绘制正多边形?
答:选择多边形工具,然后快捷键e,再点直线的左右边即可右键确定即可。
八、实验总结
答:这次的实验除了重复了上次实验的内容外,主要学习了直线以及圆弧的绘制方法,同时使用了不同的线型来绘制虚线,而且还学习了标注的方法。扩充了基本的绘图命令,也可加深了上次的学习内容,使得学习更上一层楼。
实验三 电机正反转配电图形的绘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一张电动机运行的接线原理图。
二、实验类型
设计性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画出一系列元件,如电动机、开关、主回路熔断器、交流接触器、KM线圈等,准确地连接好,再进行适当的标注。设计要求我们熟练地掌握圆、矩形、虚线、线段的画法,熟练地对阵列、剪切、文字插入等工具栏的使用。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一个A3幅面的图框并添加标题栏。
2、绘制图3.1所示的自藕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图
图3.1 电机正反转配电图形
主要绘制步骤:
(1)调整适当的比例,对图形有个大概的布局,再定好第一点。
(2)运用工具栏中的圆,矩形等命令画出元器件,并且用直线命令将各元器件连接起来。对于有相同的部分,用阵列命令画出,可以节省下时间。
(3)用文字插入、多段线等命令对需要标注的元器件标明符号。
(4)在右下角画出标题栏,通过绘图——多行文字(M)操作插入、图号、姓名等信息。
控制电路原理:
按下控制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得电铁芯吸合,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得电运行,其辅助常开接点也同时闭合实现了电路的自锁,电源通过FU1→SB1的常闭→KM的常开接点→接触器的线圈→FU2,松开SB2,KM也不会断电释放。当按下停止按钮SB1时,SB1常闭接点打开,KM线圈断电释放,主、辅接点打开,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FR为热继电器,当电动机过载或因故障使电机电流增大,热继电器内的双金属片会温度升高使FR常闭接点打开,KM失电释放,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从而实现过载保护。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绘制控制电路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要注意库文件的使用方法,load以及shape的使用方法。在绘制直线时应该使用多段线。
八、实验总结
答: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怎样使用库文件来绘制原理图,使用了load及shape命令,同时也使用了文字这一工具。在掌握前面的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命令可以使我们在绘制时更加方便和快捷。
实验四 电机高低速配电图形的绘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绘制电机高低速配电图。
二、实验类型
设计性
三、实验原理说明
绘制电气图并们熟练地掌握圆、矩形、虚线、线段的画法,熟练地对阵列、剪切、文字插入等工具栏的使用。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一个A3幅面的图框并添加标题栏。理解电气总平面布置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绘制如图4.1所示的电机高低速配电图。
图4.1 电机高低速配电图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电机高低速配电图有何特点?
答:分为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主回路用于控制执行元件,控制回路用于实现逻辑控制。两者的开关元件通过相同的字母来代替,绘制时不相互交叉,易于分析原理图的逻辑控制关系。
2、电机高低速配电图绘制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在绘制时应该使用多段线,连接的地方应该用用库文件里的连接点进行连接绘制时应该尽量不交叉,条理清晰便于分析。
3、电机高低速控制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答: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2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 KM1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2线圈断电,KM2主触头断开与三相电源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1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KM1接入三相电源,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KM1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2误动
八、实验总结
实验五 配电柜图绘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理解变电站电气图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二、实验类型
设计性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绘制变电站电气布置图并熟练地掌握圆、矩形、虚线、线段的画法,熟练地对阵列、剪切、文字插入等工具栏的使用。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一个A3幅面(297×420)的图框并添加标题栏。
2、绘制如图5.1所示的35KV箱式变电站电气接线图。
3、按图5.1进行标注。
图5.1电气配电柜电气接线图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电气配电柜接线图有何特点?
答:1.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各个子模块单独控制,互不影响。
2.结构清晰,顺序明朗,没有曲折线,发生故障时,很容易找到故障点。
3.采用程序化控制,控制更精准,自动化程度更高。
2、电气配电柜接线图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1.接线图布局要合理,美观,尽量让并列器件位同一水平高度,且等间距
2.各个电气元件标注要清楚,一目了然,选取的位置应该适当,不会导致误读。
3.把握好各个元件的位置和比例,特别是矩形框用阵列要控制好距离。
八、实验总结
答:
实验六 电动机控制电路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经过AutoCAD计算机协助设计软件绘制一张电动机单方向运转的接线原理图。
二、实验种类
综合型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画出一系列元件,如电动机、开关、主回路熔断器、沟通接触器、 KM 线圈等,正确地
连结好,再进行适合的标明。设计要求我们娴熟地掌握圆、矩形、虚线、线段的画法,娴熟
地对阵列、剪切、文字插入等工具栏的使用。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 AutoCAD 画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一个 A3 幅面( 297 ×420 )的图框并增添标题栏。
2、绘制图 8.1 所示的自藕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图,
主要绘制步骤:
(1)调整适合的比率,对图形有个大体的布局,再定好第一点。
(2)运用工具栏中的圆,矩形等命令画出元器件,而且用直线命令将各元器件连结起来。关于有同样的部分,用阵列命令画出,能够节俭下时间。
(3)用文字插入、多段线等命令对需要标明的元器件注明符号。
( 4)在右下角画出标题栏,经过画图 —— 多行文字( M)操作插入、图号、姓名等信
息。
控制电路原理:
按下控制起动按钮 SB2 ,接触器 KM 线圈得电铁芯吸合,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得电运
行,其协助常开接点也同时闭合实现了电路的自锁,电源经过FU1 → SB1 的常闭 → KM 的常
开接点 → 接触器的线圈 → FU2 ,松开 SB2 ,KM 也不会断电开释。当按下停止按钮SB1 时,
SB1 常闭接点翻开, KM 线圈断电开释,主、辅接点翻开,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转。FR 为热
继电器,当电动机过载或因故障使电机电流增大,热继电器内的双金属片会温度高升使FR
常闭接点翻开, KM 失电开释,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转,进而实现过载保护。
图自藕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图
六、注意事项
1、娴熟掌握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来源理;
2、划分断路器、接触器、负荷开关的电气符号。
七、思虑题
1、绘制一个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图。
2、绘制控制电路图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附件:电气图形常用图形符号及画法使用命令
表 1.1 电气图形常用图形符号及画法使用命令
| 序号
| 图形符号
| 说
| 明
|
|
| 直流电
|
| | 1
|
| 电压可标明在符号右侧,系统类
|
|
| 型可标明在左侧。
|
|
|
| 沟通电
|
| | 2
|
| 频次或频次范围可标明在符号的
|
|
| 左侧
|
| | 3
|
| 交直流
|
| | 4
|
| 正极性
|
| | 5
|
| 负极性
|
| | 6
|
| 运动方向或力
|
| | 7
|
| 能量、信号传输方向
|
| | 8
|
| 接地符号
|
| | 9
|
| 接机壳
|
|
画法使用命令
直线
样条曲线
直线 、样条曲线
直线
直线
引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 10
| 等电位
| | 11
| 故障
| | 12
| 导线的连结
| | 13
| 导线超越而不连结
| | 14
| 电阻器的一般符号
| | 15
| 电容器的一般符号
| | 16
| 电感器、线圈、绕组、扼流圈
| | 17
| 原电池或蓄电池
| | 18
| 动合(常开)触点
| | 19
| 动断(常闭)触点
|
| 延时闭合的动合(常开)触点
| | 20
|
|
| 带时限的继电器和接触器触点
| | 21
| 延时断开的动合(常开)触点
| | 22
| 延时闭合的动断(常闭)触点
| | 23
| 延时断开的动断(常闭)触点
| | 24
| 手动开关的一般符号
| | 25
| 按钮开关
|
正三角形 、直线
引线 、直线
直线 、圆 、
图案填补
直线
矩形 、直线
直线 、圆弧
直线 、圆弧
直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圆弧
直线
| 地点开关,动合触点
| | 26
|
|
| 限制开关,动合触点
|
| 地点开关,动断触点
| | 27
|
|
| 限制开关,动断触点
| | 28
| 多极开关的一般符号,单线表示
| | 29
| 多极开关的一般符号,多线表示
| | 30
| 隔走开关的动合(常开)触点
| | 31
| 负荷开关的动合(常开)触点
|
| 断路器(自动开关)的动合(常
| | 32
|
|
| 开)触点
| | 33
| 接触器动合(常开)触点
| | 34
| 接触器动断(常闭)触点
|
继电器、接触器等的线圈一般符
35
号
缓吸线圈(带时限的电磁电器线
36
圈)
缓放线圈(带时限的电磁电器线
37
圈)
直线
直线 、圆弧
直线
直线 、圆弧
矩形 、直线
直线 、矩形
图案填补
| 38
| 热继电器的驱动器件
| | 39
| 热继电器的触点
| | 40
| 熔断器的一般符号
| | 41
| 熔断器式开关
| | 42
| 熔断器式隔走开关
| | 43
| 跌开式熔断器
| | 44
| 避雷器
| | 45
| 避雷针
|
| 电机的一般符号
|
| C- 同步变流机
|
| G- 发电机
|
| GS- 同步发电机
| | 46
| M- 电动机
|
| MG- 能作为发电机或电动机使用
|
| 的电机
|
| MS- 同步电动机
|
直线 、矩形
直线
直线 、矩形
直线 、矩形
旋转
直线 、矩形
旋转 、圆
矩形
图案填补
圆 、图案填补
直线
SM- 伺服电机
TG- 测速发电机
TM- 力矩电动机
IS- 感觉同步器
47 沟通电动机 圆 、多行文字
48 双绕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
直线 、圆 、复制
49 三绕组变压器
、修剪
50 电流互感器
直线 、圆 、
51 电抗器,扼流圈
修剪
直线 、圆 、
52 自耦变压器
圆弧
53 电压表
54 电流表 圆 、多行文字
55 功率因数表
矩形 、多行文字
56 电度表
| 57
| 钟
| 圆
| 、直线
| 、修剪
|
|
|
|
| | 58
| 电铃
|
|
|
|
| | 59
| 电喇叭
| 矩形
| 、直线
|
|
|
| 60
| 蜂鸣器
| | 61
| 调光器
| | 62
| 限时装置
|
| 导线、导线组、电线、电缆、电
| | 63
| 路、传输通路等线路母线一般符
|
| 号
| | 64
| 中性线
| | 65
| 保护线
| | 66
| 灯的一般符号
| | 67
| 电杆的一般符号
| | 68
| 端子板
| | 69
| 屏、台、箱、柜的一般符号
| | 70
| 动力或动力 — 照明配电箱
| | 71
| 单项插座
| | 72
| 密闭(防水)
| | 73
| 防爆
|
| 电信插座的一般符号
| | 74
|
|
| 可用文字和符号加以差别:
|
圆 、直线 、修剪
圆 、直线
矩形
多行文字
| 直线
|
|
| | 圆
| 、直线
| 、图案
| | 填补
|
|
| | 直线
|
|
| | 直线
| 、圆
|
| | 圆
| 、多行文字
|
| | 矩形
| 、多行文字
| | 矩形
|
|
| | 矩形
| 、图案填补
| | 圆
| 、直线
| 、修剪
| | 圆
| 、直线
| 、修剪
|
| 、图案填补
|
| | 直线
| 、修剪
|
|
| TP —电话
|
| TX —电传
|
| TV —电视
|
| *-- 扬声器
|
| M— 传声器
|
| FM —调频
| | 75
| 开关的一般符号
| | 76
| 钥匙开关
| | 77
| 准时开关
| | 78
| 阀的一般符号
| | 79
| 电磁制动器
| | 80
| 按钮的一般符号
| | 81
| 按钮盒
| | 82
| 电话机的一般符号
| | 83
| 传声器的一般符号
| | 84
| 扬声器的一般符号
| | 85
| 天线的一般符号
|
| 放大器的一符号
| | 86
| 中止器的一般符号,三角形指传
|
| 圆
| 、直线
|
| | 矩形
| 、圆
| 、直线
| | 直线
|
|
| | 矩形
| 、直线
|
| | 圆
|
|
| | 矩形
| 、圆
|
| | 矩形
| 、圆
| 、修剪
| | 圆
| 、直线
|
| | 矩形
| 、直线
|
| | 直线
|
|
|
正三角形 、直线
|